本站网址:www.xawxcz.net 简体繁体

和受恩——地方教会历史中的一粒种子

和受恩(Margaret E.Barber),她是一位单身的姊妹,一八九五年作为英国圣公会传教士第一次来华,后在福州任教于圣公会在仓前山开办的陶淑女中。七年后,因着她热心地努力工作,遭到其他宣教士的嫉妒,他们就捏造严重的罪状诬告她,使她被召回国。但她对主却有活的认识,学习和操练十字架的功课,对于别人的控告,定意不为自己申辩。她说:“若是拇指与小指争论,只会叫头受到伤害,因此我当离开这所学校。”①

就这样过了几年,后来有一位传教士同仁将事实真相揭发出来,和受恩的冤案才得到澄清的机会。在这段时间,她一直服在神主宰的手中,也曾和英国的潘汤(D.M.Panton)弟兄有接触。潘汤是郭维德(Robert Govett)的学生,此二人都对圣经有深刻的认识,特别是在预言方面。对于基督教的错误,以及教会的一切,也有透彻的了解和相当的认识。潘汤弟兄有一个聚会,不是公会的,也不是弟兄会的,乃是照着圣经的聚会。因此,和受恩教士在关乎教会的事上,得到潘汤颇多帮助②

等到她受冤屈的案子澄清后,差会决定再次打发她到中国,但她认为离开差会的时机到了,就辞去差会的差派,离开公会。并且,没有因为这件不愉快的冤案,打消她对中国的负担。经过很久的祷告,觉得主自己要打发她回中国,于是她就重返中国。但这次与任何差会都没有关联,也没有一个有力的差会在背后支持她,陪伴她的只有比她小二十岁的外甥女黎爱莲(M.L.S.Ballard)。黎教士还带着少数私房钱,而和教士只拥有诗篇二十三篇作她的产业。正像亚伯拉罕一样,用信心仰望主,负她一切的责任。当她们的船驶进闽江口时,她心中默默仰望神为她安排前途。这时看到左岸罗星塔附近的白牙潭景色宜人,内心感觉这就是今后神为她所预备的工作之地,后来果然在白牙潭租到了房子,定居下来,房东是开办孤儿院的院长夏姊妹。

(罗星塔对岸长乐营前白牙磹十间排附近)

白牙潭是一个荒僻靠海的地方,位于福州马尾区名胜古迹罗星塔对面(今属长乐市营前镇)。和教士所住的是几间简陋的木屋,与她第一次来中国时,在福州城里所住的花园洋房相较,真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那时候,从福州到白牙潭,要先坐汽船到马尾,再用小木船渡到白牙潭,然后还得沿山边小路走一程,才能到达小山坡上的那几间旧木屋。山坡顶上的一间是她的卧室和她自己单独与主交通的地方,旁边一排房屋是为着接待用的。这“白牙潭”在她的心目中,就像亚伯拉罕的迦南地一样是应许之地。神会中途收回这地么?事实上确有两次惊险的经历,原因是房东曾两次坚决要把房子收回给孤儿院用,并派了土木工来整修了一番,之后要和受恩在限期内迁离。眼看这些房屋要被收回已成定局,然而她相信神的应许不会落空,她镇定安然地向神祷告说:“父神啊!求祢坚定祢的应许!”结果房东先后两次,又派专人来说:“整修好的房子仍旧由你们住下吧!”从那时起,至和教士安息主怀后,仍由黎爱莲教士继续住在白牙潭工作,一直到一九五〇年她回英国才离开了这神所应许之地。

一九三〇年二月底,和受恩教士罹患肠炎,到主那里去了,在世享年六十四岁。她在临终前赠予倪柝声的一袋物品中,有一短笺上写道:“亲爱的主,我感谢祢,因为祢曾赐下诫命说,你要全心、全魂并全心思,爱主你的神。”在她留给倪柝声的全部遗物中,除了一本有许多宝贝笔记的旧圣经以外,几乎没有什么别的,但里面还有一句非常宝贵的话:“为己我无所求,为主我求一切”。以后倪柝声采用了这句动人的祷告,作为他的座右铭。无疑的,这个发自和教士深处的祷告,恰切地描绘并解释了她的一生。③

和受恩是个英国人,与地方教会的家谱很有关联。她是地方教会历史中的一粒种子,这粒种子在倪柝声身上长出来。所以,说到地方教会的历史,无法不提到这个人。当我们读到这个历史,只得承认她是第一位强而有力、在中国的见证人。她纯洁地活在主面前,相当认识十字架和主的生命。从她所写的诗歌:“如果地乐消减,求祢多给天;虽然心可伤痛,愿灵仍赞颂;…这路虽然孤单,求祢作我伴,用祢笑容鼓舞我来尽前途”(诗歌二八二首),我们可以看见她深邃的经历。另外一首:“祂不误事,因祂是神”(诗歌五〇六首)。这首诗歌在基督教里,是许多人所熟悉的。此外,“神啊,祢名何等广大泱漭”(诗歌四九七首),以及“从伯利恒我们动身”(诗歌四六九首),“我对撒但总是说:‘不’”(诗歌六四〇首),都是她所写的。④

和受恩非常有主的同在。从前有一天,倪柝声去见她,她一时未能接见,正在房间里忙她的事,倪柝声就在客厅里等她。倪柝声说:“当我在那里等她的时候,我都深深觉得主的同在。”有一年除夕,和受恩和倪柝声一道散步,将近转角的地方,她说:“也许在转弯的时候,我们会遇见祂。”她热切等待主回来,她的生活和工作,都是在盼望主回来。那时有六十六位青年人在她手下受训练,用潘汤弟兄写给倪柝声的第一封信上的话说:“再过十年,这些青年人中若有六个能留下,就很好了。”事实上,到五十年代初,留下的只有四个人。⑤

和受恩离世时,倪柝声不在她身边,只收到福州弟兄发来的电报:“和受恩教士安息了,被主接去,荣返天家。”在她过世后,被安葬在白牙潭村内,墓碑上大概写着:“和受恩教士安息之处。愿感动和受恩姊妹的灵加倍感动我们。”⑥ 不可否认,和受恩是主为着祂的恢复在中国所种下的种子,她是影响倪柝声最大的一位属灵前辈;是她将弟兄会和内里生命派的著作介绍给倪柝声,由此将中国早期福音的性质转入追求属灵生命经历的阶段。她也严格训练倪柝声,使他在属灵上得着诸多造就和成全。

每当倪柝声回忆和受恩教士的一生时,就越来越喜欢她的那首诗歌:“如果我的道路引我去受苦,如果祢是命定要我历艰辛,就愿祢我从兹,交通益亲挚,时也刻也无间,弥久弥香甜”(诗歌二八二首)。这首诗歌中译者是倪柝声;他本身是一位非常聪明而又有才华的人,但在写诗方面,与长期接受和受恩教士的带领和帮助,是有不可分的关系。倪柝声很羡慕和教士写诗的才华,及其诗歌的深刻。起初有一次,他在主面前为这件事祷告,然后把中国的唐诗背了一千多首,又很用功学习写诗方面的技巧。当他以为能写诗的时候,就一口气写了三十多首诗歌,自己读起来非常得意。第二天跑去见和教士,拿给她看;和教士拒绝阅读他所写的诗歌,只说:“最好你拿回去,免得有一天你想起来会很不好意思。”后来倪柝声对同工谈起这件往事,说:“现在每次想起这件事,真是不好意思。”然而,过了一段年日,主就开始领他进入比较深的属灵经历,也给他感动和才能来写诗。⑦

关于和教士的离世,倪柝声在三月份《复兴报》“公开的信”中,说:“我们觉得顶可惜,听见福建罗星塔白牙潭的和受恩教士去世的消息!她是在主里一个顶深的人。她与主的交通,和对主的忠心,在我看来,是世上少有的。”十几年后,当倪柝声访问欧洲回来,有一次谈到工作和事奉,他叹息着说:“若是和教士还在,我们今天的光景应该是两样。”他又说:“在我全部旅程中,在西方世界几乎没有遇见一个人,能与和受恩相比的。”和教士离世后,倪柝声一直想要为她写传记,他认为那对于中国的弟兄姊妹,会有相当的帮助,并且他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,可惜主没有给他机会。⑧

(埃辰,2020年12月4日)


①.水流职事站,大本诗歌497首,诗歌赏析

②.李常受,《历史与启示》,第二篇

③.陈希曾,《抛锚于无限-和受恩的故事》

④.李常受,《召会的历程》,第十六篇

⑤.李常受,《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先见-倪柝声》,第三章

⑥.陈希曾,《抛锚于无限-和受恩的故事》

⑦.江守道,“倪柝声生平简史”

⑧.李常受,《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先见-倪柝声》,第三章

本文链接:http://xawxcz.net/post/105.html
「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」
学习 • 写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