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网址:www.xawxcz.net 简体繁体

重访烟台地方教会旧会所遗址

这面墙的意义

烟台地方教会旧会所遗址,位于芝罘区双合里路(烟台经济学校往东一点),再直往里走到头(约三百米),左拐,就会看见一面墙。四年前,我曾来到这里,远远就看到一面墙,但后来听说这附近还有一面墙,这次独自路过此地,却没有找到。不管是否找到另一面墙,在我看来,都不是重要的,因为有这面墙就足够了。

这面墙静静地竖立着,成为历史的陈迹,记载着曾经这里的地方教会是多么复兴,众人同心合意,并分批向外移民传福音,甚至轰动全城。这面墙的最大意义,重在告诉主恢复里的每位圣徒,什么是召会(或“教会”)复兴的情形?上世纪四十年代,这里曾有一个复兴的样板,是对倪柝声交通的“建造教会蓝图”的实现。并且,这里是李常受起初尽职之地。他的职事从这儿开始,然后到上海,再到台湾,最后到美国。如今,藉着这份职事的元素,已在全地建立无数处的地方召会。

当我们看到这面墙时,如果仅是看到一面墙,就没有任何意义。有一天,当这面墙不再了,我们的脑海里只是一面墙,也毫无意义。因为从字面看,墙就是墙罢了,但是它确实承载着太多故事。这个故事里讲述着那个时代的历史,也诉说着今天地方召会里的历史。当然,对于这份职事而言,无论是历史,还是故事,最紧要的,不重在依赖那面墙,而是如何把建立起来的召会,处处成为活的样板,并在同心合意里,实现建造召会的蓝图。

实际建造教会的蓝图

李常受,原名李长寿,英文名Witness Lee,于一九O五年九月三日,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东乡仙人脚李家村。外曾祖父是位很虔诚的美南浸信会信徒。李母自幼住在外祖父家里,领过洗礼,也是浸信会的教友。一九一四年,李母带着李常受到烟台,进入南浸信会的小学读书,并接触外文。读了三年半,因家计艰难,就被迫辍学。然后到制造发网的工厂作小工,时年他还不到十四岁。在作小工期间,仍进入夜校专学英文。如此白天作工,晚上在夜校读英文,半工半读过了几年。

二十岁那年,李常受离职进入美国长老会所设立的益文商专,攻读英文,并开始到中华自立会礼拜堂作礼拜,之后有七年之久在弟兄会中最严格的牛顿派里受教。二十五岁时,在烟台听汪佩真讲道,而受感真正得救并转向主。以后通过书信与倪柝声往来。一九三二年六月间,倪柝声访问烟台,他们第一次见面。不久,李常受在烟台兴起北方第一处地方教会。一九三三年八月,李常受放下职业全时间事奉,十月到上海,倪柝声接待他,彼此有很多的交通,并从倪柝声得帮助。一九三四年三月,李常受去上海参加特会,并答应到上海作工,随后在五月份投入到指派的工作中。一九三六年,被打发到天津(兼负责北平)开展工作,次年因战事最终滞留在烟台作工。一九四〇年,李常受实行从倪柝声所看见的,实际建造教会的蓝图,并实行“教会传福音”。一九四三年,藉着李常受的带领,烟台的地方教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复兴,并分批移民到西北内蒙、东北鸭绿江下游地区开展福音,不到一年的光景,就兴起几十处地方教会。

跟随职事的紧要

现今,李常受虽已离去,但他的这份职事仍在。在主的恢复里,重提“职事”这件事,乃是于一九七六年。因为以前主恢复里的许多难处,都是因着没有看见职事造成的。所以在这一年,主兴起张湘泽弟兄,特别使用他,将跟随职事这件事重新提起来。张湘泽说这样的事情,乃是主恢复的一大往前。基督要建造祂的召会,预备新妇都需要职事。直到张湘泽与弟兄们交通这件事时,大家觉得这是比较新的事情。

然而在此之前,李常受一直都知道这件事情,但他不便说,也很少说到职事的问题。因为不大好讲,特别在美国要讲到职事更是不容易。虽然他在海外开工已有近三十年,众召会被兴起来,但是有些东西三十年也不见得作到众圣徒里面,所以还需要来认识职事。人若看见职事,就不会说在跟随人(再则,就算人被主接去了,职事仍在)。在圣经中,保罗和提摩太,是众人该学习和效法的榜样。而经过许多年,弟兄们与李常受在一起,深知他的职事是值得跟随的,也难得有一位像他这样全面的榜样。

故此,在跟随的事上,人若真对“职事”有所认识,就知道这不是崇拜一个人,也不是树立一个教主,更不是将人当作神来拜,而是确确实实在跟随一份职事。要考察一份职事是否值得跟随,就该看他的那一份是否在新约的职事里?

职事,希腊文原意为服事、工作。神有许多的工作,在神的工作中,神所特别派人去作的一部分工作,就是职事。有的人神派他作这一个职事,有的人神派他作那一个职事。但在圣经里给我们看见,有一个职事是比其他的职事特别的,是独一无二的。这一个职事,圣经称之为“这职事”或“那职事”;这是按基督身体原则的一个团体的职事,就是新约的职事。在以弗所书四章十二节,神称这一种聚集造就基督身体的工作,为“那职事的工作”,以与其他的工作分别。简单来说,那职事的工作,就是建造基督的身体。

圣经还给我们看见,施浸者约翰以后,主耶稣接续神新约的职事,彻底完成了那一部分的职事。接着,五旬节到了,彼得接续新约的职事。然后,保罗接续以往的职事。甚至,十二位使徒没有不同的职事。反之,他们全都有份于新约中这独一的职事。论到犹大,彼得说他“本来列在我们数中,并且在这职事上得了一份”(徒一17)。这证明十二位使徒全都在“这职事”中,并说出新约里有一个独一的职事。因此,当使徒们祷告能有人替换犹大时,他们求主指明祂所拣选的是谁,“叫他有份于这职事”(徒一25)。使徒保罗也说:“我们受了这职事”(林后四1)。他不是说“我受了这职事”,也不是说“我们受了这些职事”。他又说“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,我们主基督耶稣,因祂以我有忠心,把我放在这职事里”(提前一12)。在这节经文里,保罗不是说“祂把我放在我的职事里”,他乃是说主把他放在新约中那独一的职事里。由此,我们看见使徒们共有一个职事;他们都在作同样的工作,就是建造基督的身体,在他们的职事里却是一。

主在新约给我们看见,众人共同所作的同一个工作,并所负的同一个使命,就是为着成就神新约的职事,也是共有的惟一职事,包括众使徒的所有工作。使徒一切的工作,都是要完成新约的职事,将基督供应人,以建造祂的身体。在这一个职事的实际里,保罗有他的一份,彼得有他的一份,提摩太也有他的一份。当我们把所有这些份加在一起,那就是新约的职事。基督身体所有的肢体,都是一个生机体的一部分。我们都需要被成全,为着职事的工作,就是供应基督,来建造基督的身体。

一九九三年八月,李常受与加拿大的长老们交通时,他说:“我从没有告诉别人不要说话,而我是惟一的说话者。我从没有说我的职事是独一的。我在我的著作里一再表明,当我们说‘那职事’的时候,我们是指新约的职事,而不仅是我的职事。如果我的职事是那职事的一部分,为此感谢神。”由此可见,李常受是一位极其谦卑的长者。对于他自己的职事,他只说了这点作为评价和总结,这是一个神的仆人所该拥有的胸怀和度量,也是今天跟随这份职事的领头者,所该学习的。

追忆与转机

今天,我们追忆他,并走他所走过的路,乃至旧地重游,都不是为着朝圣,也不是搞个人崇拜,而实在是在这里有一个凭证。如同雅各向哈兰去,在路上拾起一块石头作枕,在那里躺卧,就做了一个梦。于是,他清早起来,把所枕的石头立作柱子,浇油其上,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。

这面墙乃是见证了李常受这位年轻人,曾有半年之久持续天天爬到家附近的小山丘上祷告。这样的祷告,使他的灵复苏,并带进烟台地方教会的大复兴,以及后来他的职事元素在全地建立多处的地方召会,并帮助数以万计的神的儿女更爱主。我们追忆他,又来到他所走过的路,是希望曾经感动李弟兄的灵,也同样感动我们,并使我们思索如何走好他曾经走过路。

这条路,不单是烟台的马路,而且是在这份职事里的神所命定之路。当我们回顾这条路,就知道不是那么轻省好走的。当这条路被显出来,就一直遭受攻击和毁谤,弟兄们在这条路上也始终是争战。这条路,就是争战之路;它的历史,就是争战的历史。只因为前面有许多弟兄在争战,所以今天我们仍能够维持在这份职事里的喜乐,并在主里有享受有饱足。

现如今,李弟兄虽已被主接去,享受他的安息,但我们里面是否有过一种寻求?作为他所喂养的儿女,我们的灵究竟如何?我们的属灵情形究竟如何?作为在职事里与他同工前行的人,我们又是否问过自己,你还在这条路上吗?你确实在这条路上吗?

没有经过争战洗礼的年轻人,是很难体会这份职事的宝贵;同样,也难以真正体会主耶稣背着十字架去各各他路上的情景。然而,经历过的,或饱受争战摧残的人,所该得着的奖赏,亦非以得台,而是继续往前奔跑。因为在这条路上,我们都还没有抵达终点,所以我们不该停止脚步,不该只顾享乐和安逸。

可曾问过我们自己,今天是停留在以得台吗?以得台的情形,就是从我们中间生出罪恶,并使我们痛心疾首。当我们在建造以得台时,我们就是认为该是贪图享受和安逸的时候了。于是,我们里面有野心有私图,为着名利,为着地位,为着权柄,为着山寨,为着王国,我们可以不顾一切。当我们的眼目注意这些时,我们也忘记了奔跑。

奔跑的人,是无暇顾及其它的,因为他在奔跑,他在与自己抢时间,为着奔向标杆跑到终点。即使他有软弱之时,也不会眼目偏移,而是祷告主如何使他有力量更往前。这是一个真信仰者。他没有时间,没有心思去关心别的,他不为自己争什么。他只知道要奔跑,不能停在那里,否则那一个意义,不过是在路上搭起自己的窝,然后在窝旁栽起花花草草,也就没有任何意义。

但凡建造以得台的人,不过是站在窝房守着,每天看鸡下了几个蛋,然后想怎么把蛋端到餐桌上,如何吃得有营养。他们又为着自己的窝,相互指责,相互殴斗,俨然重蹈宗教史上弟兄相互残杀的事实。他们还是在这条路上么?不能说不是,只是他们已停在了那里,忘记了从前向神许的愿。

当一个信仰者不再往前奔跑时,他就有可能处在宗教的状态,并落在堕落的情形里。然而,每一个信仰者,都该是奔跑者,是不达终点不停步的人。有一天,我们软弱了,不妨来到这面墙前,只要静静地坐在那里,想想几十年前有个年轻人,他也在这里,或许坐在我们的那块地方。他带着对主的渴慕,每天爬上山坡,想更亲近主。他在山上有一种迫切的呼求,甚至哀泣,最终神感动他,他的灵也被神所感动。于是,这个年轻人开始有了他崭新的人生。

当我们落在死沉的光景里,何曾不想人生有一个新的转机?那我们必须要注意三件事:一是灵的复苏,二是告别以得台,三是继续奔跑。 

(埃辰,2018年4月29日)


注:“召会”同“教会”,这个字的希腊文乃是ekklesia,意即“蒙召出来的会众”,并无“教”的含义。在地方教会的历史中,直到一九七四年,李常受开始主译新约圣经恢复本时,把好些俗用而不合圣经原意的字眼改掉,如撇弃“教会”这个与宗教有关的、错误的翻译,更正为“召会”。所以此后,由他带领的地方召会,所出版的书籍和话语,都改用“召会”一词。本文随着年代的不同,有适应年代的使用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xawxcz.net/post/127.html
「凡署名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」

锡安文学 • 沿途记录